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工作者风采

最美科技工作者风采

来源:巴彦淖尔市科协 发布日期:2022-06-02 点击量: 0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2016年11月,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科技局联合开展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推选2022年巴彦淖尔市“最美科技工作者”22名(按姓氏笔画排序),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报道,旨在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图片1

   1、张林,男,汉族,1969年3月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巴彦淖尔市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内蒙古医院协会医学博士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第一届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有一定的体会。2019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好医生”,其诊疗方案极大的服务了当地的患者。


图片2

2、陈阳,男,汉族,1987年9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现任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粮食作物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植物抗逆分子育种、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农作物品种真实性鉴定等研究工作,主持自治区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16篇,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巴彦淖尔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通过高通量筛选并克隆向日葵耐盐碱基因,在巴彦淖尔市向日葵耐盐碱新品种选育和盐碱地利用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效益。


图片3

3、武秀梅,女,汉族,1972年10月生,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乌拉特中旗农牧和科技局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经作站站长。基层奋斗近30年,从事农业设施农业、果树、花卉、经济作物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2020年被评为巴彦淖尔市第五批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同年被聘为巴彦淖尔市“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专家团专家”,多次荣获“巴彦淖尔市劳动模范”、巴彦淖尔市“十佳科技特派员”、“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等称号,同时也赢得了设施农业种植户的高度称赞。


图片4

4、拓砚军,男,汉族,1979年6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天气预报副研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气象局气象台长。主要从事天气预报服务及把关、业务技术保障、气象科普、防雹指挥。2013年获内蒙古气象局技术能手称号,2015年、2019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第二批旗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技术带头人。通过科学指挥防雹作业将冰雹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及时发布寒潮、霜冻等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图片5

 5、苗俊侠,女,汉族,1975年9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林业高级工程、高级农艺师,现任五原县绿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具体负责科技小院建设、农牧民科技培训、人才团队引进、“三区人才”和科技特派员管理等工作。在林业领域工作20年,总结10余项造林技术,发表论文11篇;转岗到农牧和科技领域后, 3年内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1篇),发明专利3项,参与地方标准制定1个。曾获得县优秀共产员、“三八红旗手”等殊荣,荣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二等奖,自治区身边优秀女性奖,自治区优秀论文三等奖。2022年当选为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党代表。2022年推荐巴彦淖尔市第三次妇代会代表候选人。

图片6

6、单飞彪,男,汉族,1984年10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现任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品种资源保护及其评价工作。2020-2022年度农业农村部优秀青年,巴彦淖尔市第三批“河套英才”,巴彦淖尔市中青年科技人才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巴彦淖尔市第六批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主编出版《向日葵品种DUS测试操作手册》,获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7项,参与制定自治区地方标准4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