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至3日,市区两级科协联合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先后驶入逸夫学校和临河区第十小学,通过沉浸式科普体验为1600余名学生搭建起探索科学的桥梁。活动以“科学启迪智慧,科技创造未来”为主题,通过多元形式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助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活动现场设置了科普知识展板、科学家事迹宣传、互动实验装置及智能设备展演四大板块。学生们在讲解员引导下分组体验“合作抓球”“会跳舞的回形针”等装置,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空间协作、磁场效应等科学原理。讲解员采用“提问—实验—总结”的引导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现场充满求知的欢声笑语。
智能设备展演环节中,机器狗编程实践成为最大亮点。科技辅导员以“任务驱动法”指导学生输入指令,操控机器狗完成握手、翻滚等动作。当机器狗随《科技创新进行曲》节奏起舞时,现场掌声雷动。这种“编程—实践—反馈”的闭环学习模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激发对前沿科技的探索欲望。
下一步市科协将建立“需求导向”的科普服务体系,通过开发校本科技课程,形成“基础体验—深度探究”的科普链条。活动通过实践赋能,为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夯实基础,进一步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地见效。